当前位置: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 > 教育资讯
我国在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1-08-02 09:57:25/span>
一、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规模
1.企业需求。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我国尽管已出现了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但总体上企业创新能力很薄弱,其主要的原因中有两个,一是企业的技术力量十分单薄,缺少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无力支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引进依赖。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二是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上述两个原因具有互为因果关系。企业缺少优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则难于承担重要的研发工作,科技创新投入就不便于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也不利于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才能确定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才能大面积提高生产技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生源基础。随着世纪之交的本专科扩招,现在每年招收近200万名本科生,也意味着每年将有约80万名工科本科毕业生。这些工学学士除少部分继续攻读工学硕士学位外,将有许多人是潜在的工程硕士生源。
3.培养力量。培养工程硕士的单位从1997年的9个,今年(2004年)达到了180个;工程领域的布点,从最初1997年的193个,现在达到了1479个。最近三年,培养单位每年增加约20个,工程领域布点每年增加约300个。
工程硕士培养规模到什么程度更为合适?我想,招收人数上应保持每年10%的增长,或者说每年增加不少于5000人,三~四年后达到每年招收5万人。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就将培养出50万名工程硕士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二、工程硕士教育的服务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之初,特别强调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们培养实力的增强,我们要在做好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基础上,面向所有的企业,以及需要工程硕士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工程硕士生的生源,原来限于来自企业。目前的生源仍然主要来源于企业。但我们要开拓更多的生源渠道。
要针对不同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考虑放宽入学条件,比如我们放宽了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等部分领域考生的已工作年限要求;又比如,适当放宽了服务于艰苦行业的无学士学位有本科文凭考生的录取比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是一种类型和人才培养规格,不仅限于在职攻读,只要在培养上能达到工程硕士学位的工程实践环节等等要求,也就是达到工程硕士学位的标准,就可以吸纳更广泛的生源。这个问题我们要予以认真考虑和研究。
培养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例如,我国物流综合效益比较低,有的报道说物流成本拖累中国经济,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出厂经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目前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为19000亿元RMB,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这方面的落后,除了其它原因外,很重要的是缺乏人才。因此,经专家论证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审议,增列了物流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2003年2个培养单位试点,2004年增列到46个培养单位。
三、质量与质量标准
培养质量关系到工程硕士教育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诞生至今,也只有7个年头。现在还处于创品牌、提高社会认可度的阶段。我们要在生源质量、培养质量、程序规范等等各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工程硕士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当成业余的事情来办,学校的职能部门要有专人分管。
创品牌,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当然,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品牌。学校之间也在竞争。我们在与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商量工作时,也在考虑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要表彰的工程硕士,不只看他的学位论文做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他读了工程硕士学位,在生产岗位上为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关于质量标准,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我想进一步强调的是应树立有时代特征的质量观。这一点是许多教育专家的共同意见。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动态的概念,质量标准应注意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就是工程硕士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能否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是社会的认可度。
多样性就是工程硕士学位的质量标准与工学硕士学位的质量是不同的,工程硕士在不同的工程领域同样存在多样性,所以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实际做出不同的判断。发展性就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质量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应随时代的变化来确定质量标准。
四、改革目标
要实现工程硕士教育做大做强,就必须相应的要搞活。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发展调节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单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真正地依法自主办学,这就是搞活,也就是改革的目标。
为了搞活,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2001年起入学联考不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2002年开始对招生质量好、自律性强的学校,实行根据自身培养力量和社会需求自己确定招生规模。现在已经做到80%的培养单位自己确定招生规模。2003年又推出了第一阶段为全国统一的入学资格考试(GCT)和第二阶段由学校自行确定和组织的专业综合测试的入学两段制考试。培养单位新增培养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布点,也从择优布点转为合格布点。
工程硕士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增强全国一盘棋的观念。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齐步走的情况就更加减少,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培养单位不论做得如何,也许都会影响到全局,影响到整个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下好这一盘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还承担了大量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公共服务工作。各个培养单位在不同的方位同样做出了很多贡献。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硕士教育将会发展得更好。
十二、咨询方式:
联系老师:徐老师 张老师
咨询电话:010-62516819 咨询QQ:1296909082
MSN:ruczzy@hotmail.com 邮箱:ruczzy@ruczzy.com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大学统计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在职研究生
上一篇 如何把握MBA作文要领
下一篇 热门专业金融学就业前景解读